煙氣脫硫的歷史悠久,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"據1990年美國環保局(EPA)統計,世界各國開發、研究、使用的502控制技術達189種,預計目前已超過200種"這些技術歸納起來可分為三大類:(l)燃燒前脫硫,如洗煤、微生物脫硫件;(2)燃燒中脫硫,如工業型煤固硫、爐內噴鈣;(3)燃燒后脫硫,即煙氣脫硫(FGD)"FGD法是世界上唯一大規模商業化的脫硫技術"FGD技術,主要是利用吸收劑或吸附劑去除煙氣中的502,并使其轉化為較穩定的硫的化合物"FGD技術種類繁多,但是真正工業化的只有十幾種"
FGD技術按脫硫后產物的含水量大小可分為濕法、半干法和干法;按脫硫劑是否再生分為再生法和不可再生法;按脫硫產物是否回收分為回收法和拋棄法"其中濕法脫硫技術應用約占整個工業化脫硫裝置的85%左右,而濕式石灰石/石灰法又占濕法的近80%,在現有煙氣脫硫技術中占主導地位。近年來,世界各國在煙氣脫硫(FGD)方面均取得了較大進展"目前常用的工業化的FGD技術有:
(l)濕法石灰石/石灰煙氣脫硫技術
該法是利用成本低廉的石灰石或石灰作為吸收劑吸收煙氣中的502,生成半水亞硫酸鈣或石膏"這種技術曾在70年代因其投資大!運行費用高和腐蝕!結垢!堵塞等問題而影響了其在火電廠中的應用"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改進,工作性能和可靠性大為提高,投資與運行費用顯著減少"該法主要優點為:a.脫硫效率高(有的裝置C留S=1時,脫硫效率大于90%);b.吸收劑利用率高,可大于90%;c.設備運轉率高(可達90%以上)"該法是目前我國引進的煙氣脫硫裝置中主要方法"主要缺點是投資大、設備占地面積大、運行費用高。七五期間重慶路磺電廠引進日本三菱重工的與2又360MW機組配套2套濕式石灰石/石膏法煙氣脫硫技術與設備,率先建成了大型電廠鍋爐煙氣脫硫示范工程,并于1992年和1993年正式投入商業運轉,系統脫硫率達95%以上,副產品石膏純度高于90%。